岁末之际
正是诈骗“收尾”时
“年节”诈骗套路又一次卷土重来
不少骗子绞尽脑汁“冲业绩”
蠢蠢欲动的花式骗术
只等有人中招,再捞一笔
……
整理了近期多发的诈骗伎俩
提醒大家增强防范意识
避免上当受骗!
骗局一:陌生快递诈骗
骗局二:兑换积分诈骗
骗局三:“集福”“红包”诈骗
春节临近,“集福”“抢红包”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诈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春节补贴正在发放”“开抢500元代金券”“集福”页面。当有人点击后,会显示中奖,奖品或奖金往往令人心动,一旦有人为了领取相应奖项而按照要求输入银行卡号码等个人信息后,卡内资金便会全部被划走。
骗局四:贷款诈骗
骗局五:退改签诈骗
骗局六:网络代购诈骗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网络代购也成为诈骗分子的新目标。临近年关,面对选择在网上下单购物的消费者,骗子以年底优惠打折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进行购物消费,骗取钱财。骗子通常会伪装成正规商家或知名品牌的代购,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货或退款。
那么,如何预防被诈骗?
诈骗犯罪的种类和手段层出不穷,为了预防陷入诈骗陷阱,首先,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信任何“低投入高回报”的话术,不要相信过于美好的“赚钱机会”。无论是电信诈骗中的返利活动,还是集资诈骗中的各种投资机会,在进行转账和投资前,要对该信息进一步核实,在互联网上进行检索,查看是否有相同骗术已经被曝光。如果遇到专业问题,最好提前咨询专业人员,不要相信对方提供的转拨号码或进行回拨,否则将会进一步陷入对方团队设计好的陷阱。
其次,保护个人信息是防范诈骗的重要一环。绝对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信用卡信息等个人信息,尤其是在未经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
再次,警惕各类电信诈骗手段,包括来自陌生号码的电话、涉及点击链接的短信等。同时,加强对社交媒体信息的警惕,防范通过这些渠道传播虚假信息。
最后,保持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也是防范诈骗的重要方面。避免在公共网络平台上访问敏感信息,定期更新软件,要使用强密码,并避免在多个账户中使用相同的密码。
若不幸陷入诈骗陷阱,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办?
若不幸陷入诈骗陷阱,请迅速拨打“110”报警电话,并尽快前往附近派出所报案。务必牢记,速度至关重要,要与犯罪分子争分夺秒。在到达派出所后,请积极配合警方,提供相关诈骗信息,如银行卡账号、微信、支付宝、QQ号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将成为追踪犯罪分子的关键线索,助力警方更快地追回损失。
若是存在诈骗嫌疑,可随时前往派出所咨询,或拨打110进行核实。此外,“国家反诈中心”App使用便捷,具备举报、预警、身份核实及风险自查等功能。
临近年关,
我们要高度警惕“年节”诈骗,
不要轻易扫描陌生的二维码,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陌生电话,
不要下载不明App,
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大家捂紧“钱袋子”,
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听!不信!不转账!
不听!不信!不转账!
不听!不信!不转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