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版图上,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绵延4200余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像一匹昂首奔腾的骏马,驰骋在祖国北疆。
内联八省、外邻俄蒙,地近京畿,内蒙古自治区是名副其实的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重于泰山。
地域辽阔、边境线长,考验着内蒙古公安守护安全稳定的担当与智慧。针对区位特点,内蒙古公安精准破题,不断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切实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不断完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全力打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夯 基
118万余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倾情守护
内蒙古有多大?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0多个北京或180多个上海。最东端与最西端直线距离2400余公里,当东部呼伦贝尔夜幕已降临,西部阿拉善晚霞正当空。
在如此辽阔的地域上,该如何书写平安答卷?
8月15日,记者来到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山东营子村,一场由梧桐花派出所所长和驻村辅警组织的庭院会正在进行。开展安全宣传、听取社情民意,小小的庭院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所长张锐介绍,目前派出所辖区的两个居委会和22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专职驻村辅警。今年以来,驻村辅警协助处理各类警情500余件,开展各类服务400余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
梧桐花派出所“一村一辅警”的成功实践,是内蒙古公安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内蒙古公安“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推动警力向派出所倾斜、向社区前置、向牧区延伸。截至今年8月,派出所民警占县级公安机关全部警力、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分别达47.6%、42.1%;强力推进“一村一辅警”工作,配备专职驻村辅警7444名;全区325个派出所实行“两队一室”警务模式;建成街面警务站189个、智慧安防小区9469个。
从翁牛特旗的村落庭院,到乌兰浩特市的街头巷尾,守护的脚步不止。而守护的身影不仅有藏蓝,还有身着红马甲的义警。
8月16日,在乌兰浩特市某商场内,一起火药味十足的债务纠纷,在民警和红城义警的协作下及时化解。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撬动红城义警这一群防群治力量。自2018年红城义警协会正式成立以来,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50人扩大至2800余人。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红城义警、雪城义警,一个个“金字招牌”、一支支群防群治力量,与公安民警一道,书写着共筑平安、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
放眼整个内蒙古公安,一系列蹄疾步稳的举措推动着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以“情指行”一体化为牵引,打通“公安厅—盟市—旗县—派出所”四级通道,实现应急处突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的警务运行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构建警务要素齐全、图层服务丰富的时空信息支撑体系;全面推动盟市110与12345平台对接、数据共享,统一受理110、122报警求助;有序推进全区公安派出所机制改革和“六防五控四推进”强基工程,全面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内蒙古公安正按照“五个一流”的工作要求,夯实基层基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维护自治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固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不懈奋斗。
守 边
4200余公里边境线上的藏蓝身影
从蜿蜒界河到国门口岸,从茫茫林海到广袤草原,4200余公里的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赋予了内蒙古在强边固防上的特殊使命。
作为守护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内蒙古公安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勇担职责使命,全力守护边境安全稳定。
立足主责主业,严打涉边违法犯罪——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整治“雷霆”、打击枪爆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等专项行动。今年1月至8月,全区公安破获边境地区刑事案件6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700余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50余名。
严格巡防查缉,筑牢边境安全防线——常态化对边境要道、便道、防护网、监控等设施进行实地巡逻踏查,通过招聘边境管理警务辅助人员,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增强强边固防力量;严格口岸查缉、强化“三查”工作、严守“三条底线”,深化边检前台分级查验、后台多维核查、部门动态联查模式。
健全完善机制,构筑立体化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加快推进立体化边境管控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数字边境、智慧边境”建设;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探索边境警务新模式,打造“强边固防直通车”“警鹰巡航队”等特色警务品牌,科技管边控边能力显著提升。
日升月落,守护从不停歇。清晨的阳光里,阿尔山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已踏上巡边路;中午的烈日下,距离边境线直线距离17公里的三岔边境检查站,民警们有条不紊地开展查验查缉;夕阳的余晖中,乌兰毛都草原深处民警和“守望草原巡防队”策马奔腾,守望着大美草原、守护着边境安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