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发布
自治区公安厅组织召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4-06-19 10:36 
来源: 宣传处 
  

6月18日,自治区公安厅组织召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创建工作情况和鄂尔多斯市相关工作成效经验。自治区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政委张文革,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君,鄂尔多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任杰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2021年以来,自治区公安厅组织全区公安机关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防控体系整体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紧密结合实际强化细化顶层设计。自治区公安厅研究制定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委员会关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全区公安机关坚持立体化布局、信息化引领,全力打造“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紧密把握重点任务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的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积极探索社区警务和社区政务服务融合共建,形成了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共享共治的防控格局;坚持以科技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不断提高对各类风险隐患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有效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的精准性;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警保联勤联动等机制,有效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的协同性。

紧密融合创建载体强化成效检验落实。全区公安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查一控”“双清双打”等专项工作,并将各专项工作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有机融合,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学习、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等地探索出一系列适合当地治安形势的经验做法,并代表自治区参加首批全国“示范城市”创建的申报工作。其中,鄂尔多斯市被公安部评为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鄂尔多斯市通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情况:

构建现代化指挥保障系统。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党委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主要领导挂帅抓总,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一体化抓规划、抓部署、抓推进。统筹规划推进实施,紧紧围绕创建目标,突出“主防”理念,对标对表、细化任务、明确责任、找准抓手,形成“一体指挥、双轮驱动、三级平台、四大体系”防控体系建设总布局,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形成两个实战化科技驱动体系。一方面,完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体系。推进实施“131”“五项”工程(即:推进实施“110”接处警1个改革;平台、超图、作战中心3项建设;“智慧大脑”1个应用),健全完善情报信息等级评定、通报落查等制度,更好发挥情报导稳、导侦、导防、导控作用,全市“智慧大脑”推广应用率达到100%;全面推行“一盟市一台”和非警务警情联动分流,实现“110”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高效对接联动,全市警情有效率由27.36%提升至36.40%。另一方面,健全常态化网络大监管体系,深入推进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发现处置、防范控制、侦查打击、主动进攻各项措施,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化运行的防控格局,建成全国一级互联网监控中心和电子数据勘验取证 “二级实验室”。

建强三级时效化数据赋能平台。率先在全区建成“智慧警务”云平台,构建安全可靠、管理集约、资源共享、应用创新、一体化运维的警务大数据生态体系;逐步推动“智慧巡防”“智慧派出所”等八大智能应用,有效支撑一线妥处警情、动态管控、主动防范和及时打击;强化科技装备推广应用, 5G执法记录仪等数据实时回传,特别是在人流密集景区、广场、商圈等治安重点部位投放5G警用巡逻机器人,配备警用直升机、警用无人机、卫星通信车、现场通信指挥车等尖端设备,打造全维度、无死角防控格局;结合“北疆云·智慧公安”、中心城区视频监控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实现全市公园广场、医院、车站以及主要路段等重点公共区域、重要部位视频覆盖率100%,形成宏观掌控、微观甄别、融合共享、精确制导的动态防控体系。

织密了四大多维化治安防控网络。构建立体化圈层大查控体系,以“三圈三层三网”防控模式,构筑完整闭环“治安防控识别圈”,实现“围闭度”100%;建立智能化单元大防控体系,全市主要城镇合理划分大巡区和单元格,设立必巡区域、必巡线路、必巡点位,以旗区为单位组建专业化巡防队伍,常态化开展24小时巡逻防控;在重点部位建设街面警务站24个,承担巡逻防控、快速反应、服务群众等综合职能;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99.2%的“智慧安防”小区实现零发案;构筑精细化要素大管控体系,率先完成全区统一的民爆物品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数据接入工作,连续14年实现“零被盗”“零流失”;建成“智慧内保”单位1068个,全市574家中小学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校园封闭式管理达标率、护学岗设置率及一键报警和视频联网达标率均达到100%;健全多元化治理大联动体系,在全市设置警企、警司、警律联调室54个,组建成立了“平安东胜义警”、“鄂托克义警”等品牌义警力量8118人。

记者:在新起点上自治区公安机关将如何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张文革:一是在智能化建设应用方面不断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智能化防范应用水平,实现对社会治安的全时空、全方位监测预警。二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持续强化。不断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切实提高基层治安防控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三是在应急处置机制方面不断完善。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打得赢。

记者:鄂尔多斯市社会面“三级查控圈”建设情况及运行成效如何?


任杰:鄂尔多斯公安紧密围绕全市三道治安防控识别圈总体布局建设,在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主要入口精心打造21处标准化公安检查站,切实筑牢环市、环核心区、环旗区安全屏障。一是高位统筹推动。坚持把检查站建设升级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势推动,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强力推进建设工作。二是夯实基础建设。规范完成检查区、办公区、生活区建设改造,合理设置功能分区,足额配备安检防护装备,实现硬件标准化。三是延升感知触角。科学广泛布建各类新型无感、非接触式、智能、动态感知设备,实时汇聚检查站及电子卡口采集的“人、车、物、证、码”等数据,实现“智能感知、精准识别、触圈报警、实时响应”。
21处公安检查站既可以局部连点,形成局域网防控圈,也可以全市联动,形成全地域封控圈。同时,配合3架警用直升机巡航联动,遇有紧急事态或突发情况,能够做到5分钟全网响应,10分钟全市封闭,在保障各项重大活动安全、封堵查控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检查站升级改造以来,全市累计抓获在逃人员34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2人,收缴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125件。

记者:请问鄂尔多斯市在强化民爆物品安全监管、保障公共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任杰:一是全链条管理,以科技赋能实现管控闭环。市公安局治安部门分级分类推进功能化、模块化子平台建设,全面搭建起了物品监管、视频巡查、地面运输、地面作业、企业监管、井下监管、大数据分析7大模块,实现涉爆要素全部纳入、物品流向可视可控、现场作业全程监管、关键数据自动比对、风险隐患智能预警等预期目标。二是全环节规范,以制度建设实现安全生产。鄂尔多斯市公安局相继出台了《鄂尔多斯工程爆破作业指导手册》《鄂尔多斯市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范》等15个行业规范性文件。三是全要素参与,以多方聚力实现齐抓共管。针对民爆物品流向跨区域性管理缺位等问题,鄂尔多斯公安机关联动交通运输、应急管理、能源管理及气象等部门,形成全要素联动、联防、联治的多方管理合力。多方协作机制运行以来,组织开展蒙陕晋重点区域涉爆违法犯罪活动打击整治联合会战3次,部门间联合检查民爆物品从业单位812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44个;侦办涉爆案件83起,打处违法犯罪行为人77人,打掉涉爆违法犯罪团伙2个。四是全过程服务,多措并举实现便民利企。近年来,鄂尔多斯公安机关将全市民爆物品行政审批高频业务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审批,最大限度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推广应用“爆平安”手机APP应用端,实现民爆物品购买证、运输许可证资料全程网办、邮寄到达。同时,采取驻点监管、专项督导、上门帮扶、线上答疑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

记者:在新起点上自治区公安机关将如何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