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阿拉善盟公安机关以“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为着力点,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盟旗共建 窗口并联
聚合阿拉善盟公安局-阿左旗公安局两级公安机关资源要素,并联业务窗口,实行作业捆绑,实现13类公安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公安业务专区;流程上推行业务办理、统一督办、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实现受理、审批、监管高效衔接;管理上强化团队建设,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制定出台《全盟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督执纪工作方案》《阿拉善盟公安局窗口单位派驻民警管理暂行办法》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服务中兑现“一门进”“一站式”“一窗办”理念,切实从业务办理、人员管理、组织建设、服务群众的角度全方位推进一体化运转。
一窗通办 淡化警种
阿拉善盟公安局全面推行综合窗口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服务,“淡化警种”界限,公安政务服务专区13个业务窗口全面连通各类警种业务办理系统,对低频、高频业务事项进行梳理整合,确保涉密低频事项窗口兼具高频业务办理职能;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值班引导员,对群众办理事项进行初筛并适时分流业务流量;加强对公安业务专区民警业务素养、服务技能的综合培养,推动窗口工作人员由“专科专家”向“全科能手”的转变;通过下放权限、完善设施、建立机制、打通边界、统一标准、动态监管等方式,确保实现“一窗受理”和全程网上办理。
数据跑路 一网通办
阿拉善盟公安局以深化公共服务数据共享为抓手,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安”业务模式。开发运营“24小时警局”警务问政平台,并与阿拉善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完成系统对接;110指挥中心非紧急热线与便民服务热线联动融合,同时将非警务类民生事项归口推送至12345热线中心受理处置,将便民服务从窗口延伸到网上、掌上;已完成“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446项行政审批事项的认领、编制、发布工作,为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一网通办”打下了坚实基础;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落地,实现非涉密事项100%“一次办”,实现除特殊事项外100%“网上办”。
融通环节 服务升级
出台并落实《阿拉善盟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民惠企三十五条措施》,倒逼公安机关各业务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办理频次较高的14项政务服务事项“盟域通办”;深入开展车驾管业务“通道式”改革,窗口部门业务办理实现“只排一次队、只叫一次号、只进一扇门”;全面推行首接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错时服务、网上预约和实时评价等制度,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推出帮办代办、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在全盟范围内建立4个公安政务服务“便利店”,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将户籍业务、特行业务受理和补领行驶证、补换驾驶证、变更驾驶人和机动车所有人联系方式、交通违法处理等113项行政服务事项延伸至派出所受理办理,切实打通公安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持续发力 护航发展
阿拉善盟公安局围绕“昆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类犯罪,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部门间沟通协作、信息共享、联合调查、案件移送、“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积极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形成力量统筹、信息联通、资源共享、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依法打击妨碍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开展严禁刑事手段插手、干预民事经济纠纷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企业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在法律咨询、预警防范、案件查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形成警企协作的工作机制,积极认领本级层面负面清单项目,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持续营造安商利企的平安环境、便民利企的服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